玲珑街道2013年“双证制”教育实施方案

玲街办〔2013〕8号

玲珑街道2013年“双证制”教育实施方案

 

    各行政村:

    从2011年实施“双证制”教育培训工作以来,各村积极做好宣传、招生工作,街道成校认真实施培训,两年共完成298位村民的培训任务,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给玲珑街道的培训任务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《关于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》、省教育厅等四部门《关于加快推进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》、《杭州市推进农村“双证制”教育培训工作实施办法》和临安市有关“双证制”教育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,使更多的农村居民通过免费的技能培训和文化课学习,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高中毕业证书,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和就业再就业能力,延长人均受教育年限,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,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,经玲珑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研究,特提出2013年“双证制”教育实施方案。

    一、组织领导

    组 长:张勤副组长:叶志伟 施上游 组 员:柯小军 杨政伟 杨小靖 金 耿 周昌理汤妙婷 伍学群 王德祥 葛卫国 陈立敏 下设办公室,由伍学群同志任主任,具体负责“双证制”教育培训工作。

    二、任务分解

    市政府下达给玲珑街道的培训任务为135名,为确保完成任务,现把培训任务分解如下:玲珑、东山、上泉、锦绣、祥里、宏渡、夏禹桥、高源、锦球、双源、雅园、前山、桥岭、崂山14个行政村每村必须完成10名村民的招生任务,化龙、米积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动员未培训的村民参加。

    三、培训对象和课程安排

    凡是临安户籍,年龄在男18-55周岁、女18-50周岁没有取得高中学历的村民均可参加。学习时间为6至7个月,利用双休日时间上课,学习五门课程,分别为语文、数学、公民道德与法律基础、社会科学四门文化课和一门技能课。通过考试、考核发给职高毕业证书。培训地点放在玲珑街道成校教室(玲珑站的玲珑小学内)。

    四、具体安排

    1.宣传发动阶段(2013年1月至2月中旬) ①玲珑街道成校要作好精心安排,深入到各村进行宣传动员。各村两委会,特别是村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,要落实专人负责切实做好招生工作,确保完成街道分配的培训任务。 ②街道召开各村“双证制”教育负责人会议,总结2012年“双证制”教育工作,布置、落实2013年“双证制”教育工作任务。

    2.招生上课阶段(2013年2月下旬) ①各村必须具体落实好培训人员上报成校,成校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核、确定;街道成校尽早落实好培训的师资、设备,并加强对聘请教师的管理,督促教师制定好各学科的教学计划,授课计划,保证3月份按时开班上课。 ②成校要加强对培训的管理,精心组织教学,确保培训质量。双证制高中班的学员大都是各行各业的员工,平时工作非常忙碌,节假日也少有休息,要求他们平时准时参加学习是很不容易的。各教学班要加强监测与管理,要通过各种渠道,通知他们准时前来上课。如:每次开课前,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,提醒每位学员上课的时间和内容;偶尔缺课的学员,班主任应与他们个别电话联系,叮嘱其前来上课;个别老大难的学员,班主任要协同村干部进行家访,劝其前来上课。

    3.要做好培训的后勤保障工作

    由于双证制高中班实行的是免费培训,因此,街道有关科室、成校要努力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,使他们能安心接受培训。培训期间的教学设备,学员的茶水、学习用品等需街道办公室协同成校一起解决。

    

 

 

临安市人民政府玲珑街道办事处

 2013年1月21日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   信息发布:孙键韵   添加日期:2015-07-02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