玲珑街道:设施农业引领农业更强农民更富

    

    双源村的鑫珑锦食用菌生产基地和花卉种植基地、高源村的蔬菜生产基地、米积村的蓝莓生产基地……近几年来,玲珑街道的农业产业颇有可圈可点之处,其特点在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,以设施提升带动产业发展。

    去年一年,玲珑街道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3320万元,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6项。得益于此,高源村完成400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地培项目,化龙村525亩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也在申报,此外还有“千里富民”林道建设和一批水利设施的上马,都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扎实有力的保障。

    花卉基地:启用椰糠做基质 每亩造价6万元

    浙西大峡谷花卉有限公司的花卉基地位于玲珑街道双源村,走进连栋大棚,一边是翻耕好待种植的普通土,一边是最近铺设好的椰糠。

    “最近购进了以椰糠为主要成分的基质,用了它,百合就基本不会生病了。”公司负责人梅宏建介绍,种了百合的土地是病虫害容易滋生的温床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前几年分别尝试了百合—蔬菜轮作和百合—早稻轮作。

    “轮作是有效果的,不过农业生产上新的办法也越来越多。今年就尝试一下新基质,看看效果。”由于这种基质每亩造价需要6至8万,梅宏建首次只购进一亩左右。

    目前,这里的花卉基地共有7个连栋大棚,有微滴喷灌系统,也能实现控温、控湿,历年来在设施方面投入了不少,在省内也属于比较先进的花卉培养基地。由于这些“温室”的示范效应,这里的花卉产业带动了周边60多户农户共同致富,为当地创造了不菲的价值。

    “今年我又承包了4个500平方米的连栋大棚,扩大我的花卉设施面积,到时欢迎你们来参观。”尝到了设施农业的甜头,梅宏建对记者说,他打算扩展他的“温室”,打造一个规模更大的“花卉王国”。

    蔬菜基地:种植配送一条龙 丰富食堂菜篮子

    玲珑街道高源蔬菜基地是杭州市和临安市两级菜篮子基地,这几天,基地负责人应明华正和几位员工一起翻耕土地,准备春播。而育苗大棚内,不同品种的蔬菜苗已经做好了去露天基地接受阳光雨露的准备。

    高源蔬菜基地占地面积220余亩,有100多个微喷标准大棚,每年种植无公害山地时鲜果蔬20多个品种。和其它蔬菜种植基地销往农贸批发市场不同,自2006年投产以来,高源蔬菜基地一直为当地企事业单位、学校食堂提供蔬菜配送。

    应明华介绍,为了做好配送,基地有蔬菜初加工场地200多平方米,还有近1000平方米的办公和产品分级包装场所,并配备了150立方米的冷藏保鲜库间和标准农产品农残检测间,能够对每个农产品进行快速定性检测,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。

    近几年来,应明华在设施上前后投入了几十万,去年又上马新的设施大棚,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面积,保证全年蔬菜供应。在生产旺季时,每天要发出上吨的蔬菜。

    “搞现代农业没有设施是不行的,比如露天栽培就不能做到全年都有蔬菜供应,也就没法实现配送了。”应明华说,目前是蔬菜生产淡季,不过马上就要迎来基地的春天。

    蓝莓基地:学院派大展宏图 带动周边同致富

    2007年从浙江农林大学毕业的杨守雷,有了点积蓄之后,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,成立了杭州溯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租下玲珑街道70多亩土地种植蓝莓。

    “因为刚刚起步,去年只采摘了百来斤,今年有15亩可以采摘了。”杨守雷说,蓝莓到第5年才是盛产期,接下去可采摘面积会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公司虽然刚刚起步,设施却非常全面。在基地里,记者看到育苗棚面积相当大,内有移动苗床、四联风机、水帘降温等设施,如果满负荷运转,全年可培育蓝莓苗240万株,供8000亩种植。

    育苗棚的大,是因为公司几个年轻人的“野心”不小。“我们想带动周边农民都来种植蓝莓,形成产业带。我们不想仅仅卖蓝莓这种水果,还想研发蓝莓深加工产品。”杨守雷和合伙人分工明确,管理种植、产品研发、市场销售各有专人负责,最新的产品是蓝莓酱,已经进入生产流程。

    最近,蓝莓正在开花,一个个铃兰似的小花骨朵迎风绽放。“我们这里的品种有奥尼尔、密斯梯,5月底到6月初开始采摘,到时欢迎大家来品尝。”杨守雷还说,这里的70多亩生产基地,将来是展示窗口,公司还将在别的地方继续扩大种植面积。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孙梦蕾 陈伋   信息发布:黄晓强   添加日期:2015-04-01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